四次搬家话衷肠
搬家,文言称“乔迁”,某人搬了新家,亲朋好友祝贺时称“乔迁之喜”。《辞海·小雅·伐木》中曰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故因以“乔迁”、“迁乔”贺人迁居或升迁。看来,飞鸟由幽谷迁于高大的乔木之林,确实是可喜可贺之事。
2000年,我因儿子、儿媳在杨村工作,孙子即将上学,由城关搬来杨村。至今已有十年,可这十年内搬了四次家,无论是房子的面积和质量,还是小区的居住环境,一次比一次好,居住起来一次比一次舒适。
那一年,我七拼八凑在杨村买了一所70多平方米的旧楼,三室一厅,这适合我们祖孙三代居住,其居室面积的狭小可想而知。单说我那间“书房”吧,面积八平方米左右,放了一张双人床,旮旯再搁个床头柜,便剩下环屋不到一尺的空间,我的书只好打包放于床下。写作时趴在床上放块木板爬格子。过了两年,武清变化很大,开展了路网建设,新修和新建许多道路和小区,市民的公益事业也不断发展。特别是当教师的我们也长了工资,将存款增至到5位数。于是,我们又买了一处平房。
这是一所45平方米的两正两倒,东屋从中间隔一道墙,变成了二破三。东屋的后半部是我的“书房”,让书从床底飞上了书架,再放一张写字台,显得十分气派。从此,写稿子再也不用趴床了。然而平房年久失修,加上要烧土暖气,半夜里必须添一次煤,可我夜里一醒,就难以再入睡。因此每晚睡前要把炉灶填满,炉口用水和煤灰糊上,然后捅个眼儿。可毕竟火不充分,后半夜常常把人冻醒。最害怕的是夏季瓢泼大雨连续不断,我的书房常常漏雨,每逢此时,要把盆盆罐罐放于漏水处,白天再请人修房。更让人害怕的是下大雨院内水流不畅,下水道的水从阴沟里涌上来,院内的水已到了最高层的台阶,而南房矮,水从门槛进了屋,水深没过了床,那阵势真令人胆寒。
转眼又过了三年,城区道路焕然一新,黑亮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坦,市容面貌大大改观,我家的积蓄也越来越多。于是,在杨村河西最好的小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顶楼。这楼三室一厅,卧室大,客厅也不小,楼房的建筑质量颇佳,祖孙三代又聚在了一起。因为是五楼,阳光明媚,加上白墙白地板,屋里明晃晃亮堂堂的,全家都异常高兴。每天我兴奋地进行写作,作品在各地连连发表。这所楼哪儿都好,就有一样,每天早晨上洗手间因家里人多需“排个儿”,有时把我急得团团转,这实在是点遗憾。
时光飞逝,转眼又过了几年,我们武清各项事业突飞猛进,一切都彰显出城市化建设的崭新气魄。大河水满小河溢,因为我和老伴都是退休教师,工资又长了不少,积蓄更多了。我们在去年又换了一处156平方米的单元,四室两厅两卫!这楼不单面积大,且装修也别具一格,凹凸有致的白色天花板,高级木板装修的光滑墙壁、花岗岩如镜面般的地板,使得整个房间光亮明丽。向阳的客厅与饭厅成为一体,中间墙内隐藏着两扇高档玻璃门,饭厅东侧是宽大的厨房,西侧是“双卫”洗手间,卧室宽阔豪华让人心旷神怡。我的书房也气派多了,宽大的写字台亮得能当镜子,旋转的椅子让我有一种“驾云”的感觉……
我忽然想起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,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!呜呼,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我要告诉老杜:由唐代到清朝,您的理想没有一个朝代能办到,也只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,特别是我们武清撤县建区的十年里,百姓才能实现这一愿望——让普通人住上了高规格的楼房,人民安居乐业,这是历史上多么伟大的奇迹啊!
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年年顺搬家服务部 版权所有
电话:13033085578 地址:合肥市三里街琅琊小区 皖ICP备14012496号